2022年9月19日,欧盟知识产权服务台(EU IP Helpdesk)与中国知识产权中小企业服务台(China IP SME Helpdesk)合作制定了一份联合指南《欧盟和中国网络犯罪和商业秘密保护》(Cybercrimes and trade secret protection),重点介绍了欧盟和中国的网络安全和商业秘密保护,概括了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网络安全风险,中小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潜在网络犯罪的措施,以及发生知识产权网络盗窃时的法律追索权等。
大多数司法管辖区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和法规,要求机构采用一定数量、合理的保护措施,否则在发生侵权行为时,机构将无法诉诸法律。网络安全措施应始终与物理、合同措施相结合,因为商业秘密可能会以多种方式丢失。特定行业可能还需要更具体的保护措施。
中小企业应不断监测其商业秘密的状况,尽早发现问题,因为早期发现是限制进一步损害和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的关键。因此,建议定期与参与知识产权和安全管理的员工进行沟通,发现新出现的弱点并预测任何安全问题。
①市场监测:定期检查市场上的产品、技术、外观设计等信息,定期检索各种专利数据库,分析哪些技术正在申请专利。
②紧急应变计划:指导员工在发生网络攻击或商业秘密泄露情况下的措施,包括实施哪些新措施、向谁报告相关泄露情况以及如何开始收集证据,接下来将采取哪些行动等。
③诉诸法律:中国商业秘密保护制度:2019年4月生效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(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)。欧洲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:欧洲议会和理事会于2016年6月8日发布的指令 (EU) 2016/943 旨在保护未公开的专有技术和商业信息(商业秘密)免受非法收购、使用和披露。
商业秘密由第三方获得但尚未公开:如果商业秘密涉及专利等可注册的知识产权(如专利),建议尽快开始知识产权申请与授权。公司还应该密切监视有权访问商业秘密的第三方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从法院获得初步禁令。
商业秘密被公开:在这种情况下,首先应该进行证据收集。在中国,证据必须经过公证,首先应联系公证人。
欧盟中小企业进入中国这样的风险市场之前,先申请知识产权;审查和改进网络安全措施;注意协议和相关人员;不断测试和及时调整应急计划,以便更好的了解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方式,总结预测未来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