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管式点火、撞击式点火(英语:Percussion lock)或火帽式点火(Cap lock),是一种使用雷管点火来击发火器的装置。雷管中装有不稳定的雷汞,雷汞稍受冲击就会爆炸。射击时由扳机敲击雷管,雷管中的雷汞爆炸而引火点燃推进药,子弹再由推进药的爆燃推出。这种击发装置的构想在十七世纪就已存在,最终由苏格兰牧师亚历山大·约翰·福赛斯正式发明,并于公元1807年取得专利。采用这种击发结构的枪械被称为“雷汞击发枪”或“火帽枪”、“雷管枪”,是传统燧发枪的重大改进。燧发枪从击发到枪弹射出存在约0.3秒延迟,而雷汞击发枪几乎即时便能开火,提高了命中率。此外,燧发枪击发存在20%左右的哑火率,恶劣天气下甚至更高,而雷汞击发枪则大大提高了成功率。这种新式枪械从1830年代起开始广泛地被英国、法国、俄国、美国军队采用。
欧洲王公贵族长期以来都保存着尚武传统,枪械对精英阶层而言,不仅是一种致命武器,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,甚至是一种艺术品。欧洲枪械精品可分为三类:实战用枪械,礼仪(阅兵)用枪械和展览用枪械。本文介绍的6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法国雷汞击发工艺手枪,即属19世纪欧洲展览用枪械中的佼佼者。
这批枪械为大都会博物馆在2013年购入,大体制作于19世纪中期,兼具精致的机械结构和华美的装饰。手枪的状况良好,理论上仍然可以发射弹药。但它们被制作的目的并非为了上战场杀敌,而纯粹是为了展示制造者精湛的技艺,因此可谓不惜工本。
其中有两对黑檀木手枪是法国枪匠Alfred Gauvain (1801–1889)的手笔,装潢设计则由多才多艺的设计师、雕塑家Michel Liénard (1810–1870)操刀,枪管则由Léopold Bernard打造。年代较早的一对在1844年为同年举办的法国工业博览会( French Industrial Exposition of 1844,1844年5月1日至6月29日)量身定做。枪长42.3厘米。那年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恐怕当属比利时音乐家、发明家阿道夫·萨克斯(Antoine Joseph Adolphe Sax,1814-1894)推出的首个萨克斯风样品,此外还有Jean-Baptiste Sabatier-Blot 展出的银版照相法——二人均获得金奖。Alfred Gauvain团队的手枪尽管没有那样的轰动效应,但也广受好拼,他们打败了许多用料更奢侈的竞争对手,夺得了银奖。这对手枪的哥特复兴式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1851年5月1日至10月15日,在英国首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首届万国工业博览会(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,由于其富有特色的主展馆,也被称作“水晶宫博览会”),共有六百二十万人次参观,全球超过一万三千件展品参与。首届万国工业博览会取得了惊人成功,也为弘扬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国威提供了舞台。但海峡对岸的法国科技、工业界精英不愿居于人后,也纷纷将自己的精品送往“水晶宫博览会”。Alfred Gauvain和他的三人团队时隔七年之后,再度打造了两支精美手枪,送交万国工业博览会展出。和上一代的雷汞击发工艺手枪相比,它们又体现出新文艺复兴风格。藤蔓中的蜥蜴、青蛙和蛇大概是从文艺复兴时代欧洲金银匠的作品里汲取了灵感。这对手枪在设计、雕刻、做工方面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,为法国武器工匠在英国赢得了崇高声誉。
第三组手枪严格来说并非一对。其中第一支完成于1849年,第二支1851年。枪匠为法国著名武器制造商Gilles Michel Louis Moutier-Le Page(1810–1887),枪管同样由Léopold Bernard 制作,但最可贵的是,负责枪身装潢设计的是Antoine Vechte (1799–1868)。他可谓当时法国最杰出的金银匠和雕塑技师,被誉为“19世纪的切利尼”——而本韦努托·切利尼(Benvenuto Cellini,1500年11月3日-1571年2月13日)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传奇金匠、画家、雕塑家、战士和音乐家。这对手枪也是现存唯一Antoine Vechte 亲手设计的枪械。其装潢显现出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,并且整支手枪均为金属材质(钢铁和黄金),加工、雕刻更为不易。第一支手枪参加了1849年法国工业博览会,而第二支手枪与自己的“兄长”一道,参加了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万国工业博览会。它们也成为了该届博览会的明星产品之一,多次出现在博览会相关画册、书籍的名录中,也彰显了那个年代法兰西造和工艺、装潢方面的卓越造诣。